法国作家勒迈特小说三部曲《天上再见》《火光之色》《苦难之镜》我已经翻译完了《苦难之镜》的初稿,目前正在校改之中。前两部的中译本已经出版了。三部曲一共有一百万字,很宏大的一部“长河小说”。
《苦难之镜》中有那么几段,关于法国民众在公路上逃难的描写,那是1940年6月德国入侵,法军全线溃败,法国民众(尤其是巴黎的居民)纷纷逃难,再加上从比利时、卢森堡一路过来的人,于是,在巴黎通向奥尔良的公路上,形成了一长列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此类的描写,在不少的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中都有过。
……
人们重新启动。大卡车、带篷的运货车、拖斗车、三轮货车、牛拉的大车、大客车、送货的小卡车、 双人自行车、灵车、救护车…… 行驶在这条国道上的各种各样的汽车,像是橱窗中展示的一长列法兰西的精灵。在这之上还要加上所有这些车辆所负载的五花八门的物件,旅行箱、帽子盒箱、水盆、灯具、鸭绒床罩、鸟笼、厨房用具、衣物架、玩具娃娃、木头箱子、铁皮大箱子、狗窝。整个国家刚刚敞开了它历史上最大旧货店的大门。
“毕竟,这也实在太奇怪了,”儒勒先生脱口道,“所有这些床垫,绑在了汽车顶上……”
确实,这样的车顶上的床垫有很多很多。莫不是为了减缓一下飞机上射来的子弹?活是为了方便在路上露宿睡觉?
步行者和骑自行车者走得比汽车更快,而汽车则一冲一冲地向前,让传动轮、散热器、离合器全都那么地痛苦不堪。时不时地,人们还会看到有一些宪警,一些士兵,甚至是一些志愿者过来,试图稍稍疏通一下交通,但是,面对着由千百辆车子构成的这一条奇长无比的毛毛虫,到最后,他们全都无可奈何地垂下了胳膊,这条迟钝却又固执的长龙决意已定,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一步一步地向前挺进。
……
这之后,傍晚的金色彩霞也消散了,他们也回到了奥尔良出口附近的大路上,只见有很多大车,装载着家具杂物,从田间走过,干渴的马儿在那里频频地跳过栅栏,跑向田野。富人们的出走在几天之前就结束了,现在,艰难地走在大路上的则是其他人了,跟他们混杂在一起的,有穿军装的人,还有农民、平民、伤残者,整整的一大批民众,全都走在公路上,一大帮子寄宿者乱七八糟地挤在一辆市政汽车中,还有一个牧羊人带着三只绵羊。
汽车慢慢地颠簸在逃亡者的人流中,而这人流不是别的,就是这个被撕裂、被抛弃的国家的真实写照。到处,都是一张张脸,除了一张张脸,还是一张张脸。一长列无头无尾的葬礼队伍,露易丝这样想到,变成了一面映照出我们苦难与我们失败的确凿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