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余中先blo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6

花伞行走(厦大散记)

$
0
0

花伞行走



 

女学生走在厦大校园里,往往会带一把伞。晴天遮太阳,雨天挡雨。曾在一日见一女子,手持黑色大伞,圆拱特别弯,几乎挡住了整张脸,却隐约见她伞里头的脑袋还戴了齐眉的帽子,上下皮肤没有一寸能见阳光的,也怪那天太阳特好,也怪我那天特地晒了晒太阳以求补钙,要不然,还真不会那么注意那位戴帽又打伞的女子,太无发(法)无天了吧。

女生打伞,似乎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存在方式,这使我想起德语中的“Dasein”一词。这个由海德格尔而变得全球通行的哲学术语,在我听来那么的像“打伞”这个汉语词。我“打伞”故我“此在”。如此,打伞而行确实也就成了人的一种存在方式。

由打伞而又想起余光中的一首诗。记得余光中也曾经在厦大学习过,但时间不长。他有诗写到了“六把雨伞”。诗有名,但太长,兹不录,晚年他倒是有一首写伞的情趣,因为短,特录于下:

 

撑伞,是出发,

收伞,是到家,

带伞,是先见

掉伞,是常情

借伞,是藉口

还伞,是有心

共伞,跟谁呢?

当心,是缘分!

 

有时,某女生从小路上走来,毫不顾及对面行人。人未到,伞先来,让人不得不躲避,闪开一步,或举手抵一下伞尖。打伞者对此恐怕毫无意识,或是低头看手机,或是与同伴聊天,根本不在意行路中的小小文明规矩。

随便啰嗦几句,厦大的学生走路往往不像“走路”,我的意思是走得没有道理,没有规矩,或者不如说不懂得走路中的“文明”。窄窄的一条小路,一帮子同行的学生往往会三四人并排走,让对面过来的人不知道该如何迎,是你自己让呢,还是让他们让,也让后面的人无法超越,因为他们几乎其在闲逛,走得很满呢。

还有就是走路看手机,而且走得还不慢,也有一边骑车一边看手机的,确实是交通安全的隐患。

 

还有呢,校内的好几条大路,可驶汽车,可骑自行车,同时可走人,但路面是砌石,大概为的是限制速度(大概),让汽车和自行车走得慢些。因为骑车在砌石上有些颠,有的学生就骑到人行道上来,你骑也就骑好了,他还在你身后摁车铃,意思是你作为行人得让他骑车的,太过分了,真是岂有此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