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我是一个翻译匠,翻译了法语文学作品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作品四十来部。”这句朴素的话是法语翻译家余中先微博上的自我介绍。虽然已经于2014年9月退休,但余中先依然非常忙碌,因为在法语翻译界,他的名字就是一种品质保证。 2015年1月,我们又看到了余中先翻译的新书《法兰西兵法》。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法国作家莫迪亚诺获得诺奖,让我们经历了一个温热的法语文学阅读季。记者好奇于这本新书,于是向余中先老师约了一次专访,谈新书、谈诺奖,讲述他视线中的法语文学。 1 这是一本法兰西“现代启示录”
深圳晚报:可否介绍一下《法兰西兵法》,据称这是该小说的首个中译本。 余中先:这是一本关于战争的小说。前几年,我也翻译过一本关于法国战争的小说《复仇女神》,与之相似,《法兰西兵法》也获得了龚古尔文学奖。但《复仇女神》的内容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兰西兵法》不仅讲了二战,还着重涉及了二战之后的殖民战争,如印度支那战争、阿尔及利亚战争等等。
深圳晚报:它讲了怎样的故事? 余中先:630页之厚的《法兰西兵法》是一部关于法国军队在印度支那和阿尔及利亚殖民地的故事,借当年黩武的殖民历史审视法国当今的种族和移民问题,被称为是法兰西的“现代启示录”。 作品受到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孙子兵法》的启发,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军事冲突的复杂性。小说的主人公叫维克托里安·萨拉尼翁,是个法军老战士,曾经当过伞兵,参加过印度支那和阿尔及利亚战争,为法国打过二十年的仗,后成为画家,并娶了一个叫欧丽迪丝的女子。第一次海湾战争时,一个处于迷惘中的里昂年轻人认识了维克托里安·萨拉尼翁,后者在跟他的交往中,向他讲述了自己经历的战争。
深圳晚报:除了内容,在写作手法上,《法兰西兵法》与《复仇女神》有什么不同? 余中先:《复仇女神》是从大的场面来刻画的,但《法兰西兵法》是从一个老兵的角度来叙述。《法兰西兵法》的结构很有特点:一章是解释性的,由年轻人的视角回头来看历史。一章是故事性的,以老兵的口吻来回忆当时的情景。两者交叉呼应,让人们不断地切入历史和现实。 这部小说紧凑、复杂、结构精致,把各个时代、各个地点,甚至还有各种文类编织在一起:小说、故事、历史和文学的反思。一方面,它是严格意义上的“小说”(roman),分为六部分故事情节,回顾了法国五十多年的军事史,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上世纪50年代初的印度支那战争和60年代初的阿尔及利亚战争,直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另一方面,是“注解”(commentaires),通过叙述者的思考,他与主人公的交谈争论,来审视战争的种种性质,谈论战争中人们的“炮灰命运”,同时还有对古代战争神话的指涉。当然,作者也在借“过去的战争”蓄意搅动“如今的社会”,为的是更好地分析和探讨当下的现实问题,如移民的身份认同、对生存安全的忧虑等。
2 人们会忘记这是作者的“处女作”
深圳晚报:法国名作家众多,《法兰西兵法》的作者阿历克西·热尼似乎名气不大。 余中先:的确如此。阿历克西·热尼自称“星期天作家”,在获得龚古尔奖之前,他只是一个外省的中学生物老师、三个孩子的父亲,在咖啡馆用业余时间写作。有评论认为:《法兰西兵法》虽是一部处女作,但人们一旦翻开作品,马上就会忘记这是一个作者初次的文学尝试。
深圳晚报:阿历克西·热尼的法语原文有什么特点? 余中先:这样来形容吧:我翻译《复仇女神》的时候,能猜到作者下一句用词是什么,当然不是我有多高明,而是他的写作风格是有迹可循的,就像我们有时会熟悉电视剧的套路。但阿历克西·热尼的下一句,不是那么容易能猜得出来的。
深圳晚报:《法兰西兵法》这个书名,让人联想起《孙子兵法》。 余中先:原书名L'artfran?ais de la guerre,可直译为“法国战争艺术”。我译作“法兰西兵法”,一是有利于中国读者理解,另外也是书中内容有涉及《孙子兵法》。比如这段话:“中国人有言,欲识武夫,先观其书法;人们这样说。书写的动作便是小型的全身动作,甚至是整个生存的动作。”
深圳晚报:您要参加的新书沙龙,主题是“从战争到心灵”,可否阐释一下这个主题? 余中先:战争就是现代启示录。这本书的切入点就是战争中的人性,战争中的心灵,现代社会仍遗留着许多战争的影子。《法兰西兵法》在两种眼光的审视中,产生了思想的交锋。一种是参与过战争的过来人的眼光,一种是并不太知晓过去、但愿意了解过去的年轻人眼光。书中很少讲述类如“英勇牺牲”这种大道理,更多是讲战争中的无可奈何,以及人性本质的暴露。
3 诺奖爆冷门 是相对大众而言的
深圳晚报:可否介绍一下现在的法语文学生态? 余中先:当今法国文学的创作,并不太兴旺,每年大约只有600多部小说出版。近两年有一个的现象,就是新人新作慢慢涌现,新人中有年龄小的,也有年龄大的,比如48岁才因处女作《法兰西兵法》获奖的阿历克西·热尼。 法国的出版是有“季节”的,最重要的是9月1日前后的“回归季”。大家休假结束,有一波出版浪潮,这时会有许多新的作品出版。随之的10月、11月,就是“评奖季”。几大奖项出炉后,大家就可以买来做圣诞礼物了。另外,还有两个出版季节,分别是5、6月和新年过后的1月,相比之下均不如“回归季”。
深圳晚报:今年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统计,法国的诺奖获奖人数比任何国家都多,迄今已有15人获奖,法国文学为何这么受诺奖评委偏爱? 余中先:我觉得诺奖不仅偏爱法国人,也挺偏爱英国人、德国人啊。从语言上,评委肯定会更倾向欧洲作品。当然,诺奖评委更看重作品的文学价值、人道主义、幽默精神、想象能力等等。有人说,诺奖逢三年左右就会爆个冷门,比如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出生于罗马尼亚的德国女作家赫塔·穆勒等等。说实话,这些都不算特别冷,他们在文学界内被认识程度还是很高的,冷门是相对大众而言的。
深圳晚报:今年,法语翻译界的最重要奖项——傅雷翻译奖,文学类由《一座桥的诞生》的译者安宁获得,社科类由《来日方长》译者蔡鸿滨获得,译者俞佳乐凭借《读书年代:带上所有的书回巴黎》获新人奖。其中安宁、俞佳乐都是年轻译者,请问您怎样评价这种趋向? 余中先:此次入围傅雷奖的译者,除了两位年纪较长的学者之外,其余的译者都是70后、80后的年轻一辈。当然,傅雷翻译奖并没有刻意支持年轻译者,只是这两年的确有新人出现了,这是很好的现象。年轻一代的生存环境和过去不同,现在有比如收入少等很多问题。当然年轻译者的水平、语言都很不错,尤其能掌握新的语言,有的作品老译者译不动,但是年轻译者能译出来。但总体来说,在汉语语言的掌握和水平上,比老一辈译者相对要弱一些。
《法兰西兵法》 一位里昂郊区青年脱离正常的布尔乔亚生活,租着小房子,以散发广告单页勉强为生。在人生最低谷,他遇到一个特别的老兵画家萨拉尼翁,被他的水墨画所呈现的独特世界和意境打动。于是,他跟随萨拉尼翁学画,而萨拉尼翁则向他讲述自己的故事,带他走进二战、越南战争和阿尔尼利亚战争的个人史。 《文学杂志》这样评论《法兰西兵法》:“这本书追溯了法国腥风血雨的整整二十九年。尽管有这么多困难,作者却让这部小说达到一个很高的精神高度,风格也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他甚至比加缪走得更远。” |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