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碱蓬不同于名兰贵蕊,生命力极强,虽高不盈尺,可每次对肆虐的波涛,它却用倔强的根系牢牢地扎根在土壤中,它长期受卤水纠缠,忍着海边温度底,土质差的现实,又经毒日旷日持久地薰烤、狂风经年累月地摧残、暴雨肆无忌惮地浇袭、走兽无休无止地践踏,可它却从不低头。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碱蓬的颜色,是吸收了阳光七彩光波中的紫光波所致。它用粗壮的
根系在加快着海滩土壤的脱盐过程,大量地收留着狂风挟尘、海潮裹沙。掉下的茎叶腐质后还肥化了土壤,它走过的地方,为树木、蒿草、
芦苇、野菜、花果提供了舒适的温床,留下了五彩缤纷的畅想。它宁可粉身碎骨,用自己的茎叶喂养着无数的小鱼小蟹……
我的初中是所谓“复课闹革命”和“学工学农学军”的两年,真没学什么文化知识,那时候,教材很简单,只有语文、数学和英语三本书。语文主要学“毛选”,也有鲁迅的作品,再就是工农兵的诗作,两报一刊的社论和文章。数学课也很简单,代数方面只学到了因式分解,一元一次方程,最难的就是一元两次方程,两元一次方程;几何方面,有三角形,最难的恐怕就是圆,学了圆周率“π”。英语记得只上了七八课个,第一课是“万岁:Long live”,第二课是“万寿无疆:A long
long life to”,第三课是“无限忠于:Be
boundlessly loyal to”,最后两课分别为《东方红》和“缴枪不杀”。完全是硬凑到一起的,一点儿都没好好学读音(国际音标什么的),语法也根本不会。物理和化学基本没学,化学课记得只上过一堂,一个大眼睛的美女老师教导我们:“世界上的物质都由分子组成,分子则由原子组成”。刚刚对世界的结构有了个最初的概念,就被告知没有了第二堂化学课。物理课上了最基本的“电”,学会了安装日光灯,知道了启辉器的作用。
[……]下午和小卢一起到江干区教育局加试外语,英语。考场在幼儿园,时间1:30-3:30。考卷有七个内容。一,写出几个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二,注音,给单词用国际音标注音。三,改病句。四,用介词填空。五,造句五句。六,英译汉。七,汉译英。参考题:When I sing the Song The East is
Red.
据考证,《仿中国小诗》的二十二首诗,是克洛岱尔从外交官职位上退休后晚年在家乡的创作,大概写于1939年6月。据1939年8月刊印在《巴黎评论》上时的说明,它们是根据曾仲鸣(Tsen
Tsonming)所译的中国古代诗歌节略改写的,同时,由诗人克洛岱尔自己改写(或曰翻译)为英语。曾仲鸣所翻译出版的中国诗歌题为《冬夜梦:唐人绝句百首》(Rêve d’une
nuit d’hiver : Cent quatrains des
Thang)。
再看一首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原诗曰:“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曾仲鸣的译文也是中规中矩,这从笔者的回译中便可见出,即便拐了两道弯,画面意境还是原来的:《送别灵澈》:“竹林藏古寺,遥钟响暮晚,孤身披残阳,青山独行远”。而克洛岱尔的仿诗,则舍弃了“竹林寺”“荷笠带斜阳”等意象,而独独在“慢慢”(lentement)“缓缓”(peu à peu)“墨黛”(presque noire)上下功夫,别有一层韵味。请看:
据一些法国研究者考据,这些“诗补”大都是诗人克洛岱尔准备报告《法国诗歌与远东》时改写的,应该写于1937年前后,与《仿中国小诗》几乎是在同一时期陆续发表的。诗歌改写依据的本子是19世纪时法国女诗人俞第德·戈蒂埃(Judith
Gautier,著名诗人泰奥菲尔·戈蒂埃的女儿)所翻译的《玉书》(Le Livre de
Jade)。克洛岱尔的改写就写在那本书的页边,标明的日期是1937年11月。可以明显看出,克洛岱尔的译写依然比较自由,而且是在俞第德译本基础上的改写,故而与原本的汉诗有很大不同。
“近世欧美诗人中,戈蒂埃之名见于吾国载籍甚早,仅视美国之朗费罗稍后耳[……]张德彝《再叙奇》同治八年正月初五日记志刚、孙家榖两‘钦宪’约‘法人欧建暨山西人丁敦龄者在寓晚馔’,又二月二十一日记‘欧健请志、孙两钦宪晚馔’。欧健即戈蒂埃;丁敦龄即Tin-Tun-Ling,曾与戈蒂埃女(Judith Gautier)共选译中国古今人诗成集,题汉名曰《白玉诗书》(Le Livre de Jade,
1867),颇开风气。[……]张德彝记丁‘品行卑汙’,诱拐人妻女,自称曾中‘举人’,以罔外夷,‘现为欧健之记室。据外人云,恐其做入幕之宾矣。’戈氏之友记丁本卖药为生,居戈家,以汉文授其两女,时时不告而取财物。[……]其人实文理不通,观译诗汉文命名,用‘书’字而不用‘集’或‘选’字,足见一斑。文理通顺与否,本不系乎举人头衔之真假。然丁不仅冒充举人,亦且冒充诗人,俨若与杜少陵、李太白、苏东坡、李易安辈把臂入林,取己恶诗多篇,俾戈女译而蝨其间。颜厚于甲,胆大过身,欺远人之无知也。后来克洛岱尔择《白玉诗书》中十七首,润色重译(Autres Poèmes d'après le Chinois),赫然有丁诗一首在焉。Tin-Tun-Ling;‘L'ombre des feuilles d'oranger’in Paul Claudel, Oeuvre Poétique; La
Pléiade, 1967, 947; cf. Judith Gautier, Le Livre de
Jade, éd. Plon, 1933, 97.
未识原文作底言语,想尚不及《东阳夜怪录》中敬去文、苗介立辈赋咏。此虽只谈资笑枋,亦足以发。词章为语言文字之结体赋形,诗歌与语文尤黏合无间。故译诗者而不深解异国原文,或赁目于他人,或红纱笼己眼,势必如《淮南子·主术训》所谓:‘瞽师有以言黑白,无以知黑白’,勿辨所译诗之原文是佳是恶。译者驱使本国文字,其功夫或非作者驱使原文所能及,故译笔正无妨出原著头地。克洛岱尔译丁敦龄诗是矣。”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碱蓬不同于名兰贵蕊,生命力极强,虽高不盈尺,可每次对肆虐的波涛,它却用倔强的根系牢牢地扎根在土壤中,它长期受卤水纠缠,忍着海边温度底,土质差的现实,又经毒日旷日持久地薰烤、狂风经年累月地摧残、暴雨肆无忌惮地浇袭、走兽无休无止地践踏,可它却从不低头。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碱蓬的颜色,是吸收了阳光七彩光波中的紫光波所致。它用粗壮的
根系在加快着海滩土壤的脱盐过程,大量地收留着狂风挟尘、海潮裹沙。掉下的茎叶腐质后还肥化了土壤,它走过的地方,为树木、蒿草、
芦苇、野菜、花果提供了舒适的温床,留下了五彩缤纷的畅想。它宁可粉身碎骨,用自己的茎叶喂养着无数的小鱼小蟹……
#国图开讲##“在文字间穿行”翻译家系列讲坛#【法国新小说如何来到中国——我译新小说】主讲人:余中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世界文学》前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时间:2017年6月24日(周六)
9:30-11:30;地点: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学津堂(中关村南大街33号,010-88545149)【讲座无需预约/购票,请刷读者卡或二代身份证入场】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