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中先:文学世界里的行者
记者江红撰写
原载《传记文学》2018年第一期
余中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傅雷翻译奖评委,原《世界文学》主编,2014年退休后受聘为厦门大学讲座教授。
一
第一次见到余中先,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11楼外文所那长长的迂回的走廊里,他身穿大红色带着褐色细条纹的T恤衫,身材并不高大却像运动员一般挺拔,精神昂扬却又不失学者的儒雅气度,友善地笑着向我们伸出了右手。
我们采访的地方,是余中先曾工作了29年的地方——世界文学杂志社编辑室,他1985年来到《世界文学》,2014年退休。
创刊于1953年7月的《世界文学》,当时叫《译文》,顾名思义,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办的用以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和理论的第一本刊物,在早期时刊登的多为翻译的文学名著,其中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作品为主。进入80年代,在“文革”期间停刊十年之久的《世界文学》迎来它生机焕发、蓬勃兴旺的黄金年代。1985年,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文专业硕士毕业的余中先,也在他自己的黄金岁月里走进了《世界文学》的编辑部。
余中先与法语和文学的结缘由来已久。少年的余中先是天资聪慧、勤奋好学的好学生,但和所有50年代出生的人一样,个人的求学以及命运无法避免地被那个时代所裹挟。1968年余中先开始上初中,但那时的复课闹革命,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学习的科目单调,内容单一枯燥,对于求知欲强烈的余中先,这是充满遗憾和失落的。那时候他读到一些外国文学的片段,有诗歌有小说,那些美好的文字和用文字所构筑的别样的故事,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来从事文学及翻译工作,余中先凭借少年时的记忆,找出自己当年读到的是雨果的诗歌、大仲马的小说。
1970年,十六岁的余中先上山下乡,在浙江萧山建设兵团海涂垦区,修水利,种庄稼,劳动强度大并且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和慰藉就是读书。余中先想法设法地寻找可能找到的书,哪怕是不完整缺页少章的,到处打听有书的人以图能交换阅读,那一时期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艰难苦闷的现实生活之外,文学给他营造了另一个安宁美丽充满盼望的世界。也是在这一时期,余中先读到了《约翰·克里斯朵夫》,这本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著作,经由翻译家傅雷翻译出版,得以使中国读者有机会阅读。主人公艰难困苦、挫败不断的生活境遇使余中先感同身受,而主人公不甘堕落与命运抗争的无畏勇气和坚强意志让他得到了极大的鼓励,仿佛是暗夜中的一盏明灯,《约翰·克里斯朵夫》照亮了余中先少年的心灵,也带领他在看似黯淡的人生之路上勇敢坚定努力地向前行走。“在你要战胜外来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知晓你能不断地自拔与更新”(傅雷语)更是很长一段时期里他时时激励自己的话语。
1974年,余中先作为工农兵学员的中专生进入浙江省嘉兴农业学校(74)农作班学习,两年后毕业,分配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当技术人员,参加海涂盐土科研组的科研工作。和文学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没有冲淡余中先对知识和文学的渴望和喜爱,工作闲暇,他依旧是把所有的时间花在读书上并且开始学习英语。获知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的消息,余中先欣喜若狂,幸运的是,他遇到了理解他并且支持他的单位领导,农科院成立了招生办公室,因为那年只有他一个人参加高考,也就变成了一个人的招生办。时隔近四十年,余中先依旧清晰地记得1978年的2月25日,研究院里的喇叭上反复播放:“余中先去领通知书,北京来的通知书。余中先去领通知书,北京来的通知书……”;院里欢送会上,大家对他的祝福和寄语;浙江省广播电台采访他,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接受的采访。
1978年3月1日,从杭州出发,辗转嘉兴、上海、天津,半夜两点多钟,余中先到达北京,午夜的首都,马路上居然会有马车经过,哒哒的马蹄声在寂静空旷的午夜时分余音久久不散。余中先在车站等到第一班公交车发车,再转车到达北京大学是凌晨六点多,他倚着传达室的炉子睡着了,直到被清晨来上班的工作人员推醒。他眼前的这所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百年名校,在晨光中有着圣洁灿烂的光芒,令他无比温暖无比喜悦。
在北京大学,余中先进入西语系法语专业学习,选择法语,和少年迷茫时期那些法国文学尤其是《约翰·克里斯朵夫》给予他的帮助和影响有着撇不清的关系。
长久以来对知识和学习的渴求让得以进入大学学习的余中先义无反顾地跳进知识的海洋,不知疲惫地游弋着,汲取着。大学四年的暑假他均不曾回家,留在学校里,学校图书馆是他每日待得最久的地方。即便是读研究生、结婚有了小家庭,他每日大量时间用以学习读书的习惯都没有改变过。结婚后,狭小的新房没有单独摆放书桌的空间,半边床就成了他日日伏案学习的书桌。1985年1月,研究生毕业的余中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编辑部工作,从事外国文学的编辑工作。
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十年“文革”结束,意识形态上已渐呈开放包容之势。作为读者,多年来文化的贫瘠使他们对经典文学十分渴求且食之如饴,而文化工作者在荒废了十年之久的时光之后更有紧迫感和使命感。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世界文学》担当起了读者了解世界文学的最及时迅速而开阔的窗口。此时的余中先,始于少年时期对文学的热爱和多年对法语的专业学习,迅速投入了法语文学编辑的工作中。中法两国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传统、优美的语言,文化上有很多的共通之处,近百年来一些优秀的法国文学作品经由一代一代的翻译工作者翻译、出版,成为了广大读者的文化食粮。
在法国文学的编辑工作中,余中先深感读者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如饥似渴,而优秀的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还远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工作之余,他开始尝试着翻译法国文学作品。1988年,余中先翻译的第一本小说——法国女作家弗朗索瓦兹·萨冈的小说《你好 忧愁》由中国文联出版。《你好 忧愁》是一部影响了法国一代人的作品,而萨冈仿佛是象征青春的一个符号,余中先是将这个青春符号引进中国的第一人,自此,他也踏上法语文学的翻译之路,孜孜不倦,兢兢业业,硕果累累。
这一年年初,应出版社约稿,他开始翻译法国作家保尔·克洛代尔的作品《缎子鞋》。克洛代尔于1895年至1909年间前后三次任驻上海、福州、天津领事,是现代法国文坛向法国人介绍中国的第一人,《缎子鞋》这部写于日本、内容涉及西班牙的长剧字里行间充满了中国气息,整部剧剧情跌宕起伏,故事发生地点、时间跨度极大,舞台色彩斑斓,人物众多,是一部史诗般的戏剧经典巨著。这是余中先翻译得极为辛苦、记忆深刻的一部作品。在远赴巴黎前夕,他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赶稿翻译,完成了第一版的散文体译稿,译稿虽完成了,却留给了余中先诸多遗憾,由于时间紧迫,有想更详尽注释的、有想再揣摩修改的、有想再了解完善的,却都来不及做。
这年十月,工作中深感法语及文学方面仍需学习深造的余中先通过考试获得国家教委的出国奖学金资助,来到巴黎第四大学法国文学系学习,师从比较文学专家Pierre Brunel先生。
巴黎的四年,余中先珍惜这个深造的机会,周一到周五,他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图书馆。而利用周六日这两天,他的足迹踏遍了他曽经在文字中端详过、因由文字而在脑海中构想过的巴黎。塞纳河上的桥、桥边的旧书摊,黄昏的埃菲尔铁塔,王宫庭院里的粟树,卢浮宫、巴黎圣母院……走在法兰西的土地上,伫立或者行进于古老的建筑里,身边穿梭着金发碧眼的法兰西族人,耳边不时飘过各种内容的法语,由文字而构想过的法兰西,它的文化传承、社会风情鲜活地展现在了眼前。余中先不由地用这些看到听到甚至品味到的真实法兰西去重新体会法国文学作品,同时对往日的译稿进行查校。《缎子鞋》里的几十个人物、他们的曲折故事、故事在世界的东南西北的发生地,时不时会浮现在余中先的脑海里,他用他不断增进的法语水平、文学积淀和对法国文化的了解,不间断地修改着译稿,直至1992年散文体版的《缎子鞋》出版。十年之后,《缎子鞋》得到机会重译,余中先将92年的版本一字一句打印出,以诗歌体形式又翻译了一遍,与一版相比,二版改动近万处。他对《缎子鞋》的翻译终于觉得不再有遗憾。而也许是出于对这部译作的纪念,余中先养成了收藏工艺品小鞋子的喜好,如今家中的书架橱窗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四处收集得来的工艺品鞋子。
1992年底,余中先以《克洛代尔戏剧中的中国》的博士论文获得了法国文学博士学位,于1993年年初回国。
回国后余中先继续在《世界文学》编辑部工作历任编委、副主编、常务副主编、主编,2000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在他的新浪博客的认证上写着:编辑、教授,翻译家,翻译家被放在了最后。在采访中他也提及:翻译是我的副业。应该也是爱好,是工作时用作调剂的另一种工作。余中先的翻译作品在国内法国文学翻译界是品质的象征,能够将副业做到极致,这源于他一丝不苟严谨的治学态度,源于他始终持守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读者精神食粮的理念,源于他几十年如一日伏案工作的勤勉精神。
三
余中先认为,翻译是一种再加工制作的工作,而文学作品的翻译又包含了再创作的成分。动笔翻译之前,了解翻译作品吃透作者思想是必不可少的。在翻译的初期,他甚至不止一遍地通读原著,及至后来翻译的作品多了,翻译经验有了积累,不同作家的风格也有所了解,也为了保持工作过程中的新鲜感,他将翻译作品的开始和结尾以及中间的几个章节挑出来细读,了解了作者的行文风格后便开始翻译。而如果是第一次翻译某位作家的作品前,了解这位作家、作家的写作风格、甚至用词及语气习惯都需要了然于胸,这也是翻译前必需的准备工作。
在我国,对翻译的标准,影响力最大的当属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所谓 “信”,就是译文忠实于原文。“达”指译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意思通顺明白,“雅”指译文要选词得体,追求原文意境,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余中先认为,其实“信”和“达”做好了,自然就“雅”了。他认为,翻译首先要忠于原文。若原文是一句粗话,翻译时最好也译成一句粗话。有时候,因为得忠实体现原著的语言水准,如果遇见原作语言不怎么好,翻译时不必去美化、“雅”化。这也是翻译中对“信”的体现。余中先对翻译工作提到了忠诚二字。他提到老一辈的翻译家也是外文所的同事杨绛先生,杨绛先生说:翻译就是一句一句地,一句一句地翻译。余中先对此非常赞同,他说:“翻译的忠诚就是一句一句地译。”翻译的单位量词是“句”,而不是“章”,原文的标点符号都不会无缘由地做改变。翻译出初稿后,余中先一般会把译稿放上一周甚至一个月,然后再去修改。修改第一遍时,他对照着原文修改,主要是为了达到“信”;修改第二遍时,他基本不再看原文,重点放在看中文译稿是否字句通顺,语义畅达,满足“达”的要求。
《缎子鞋》之后,《植物园》的翻译对余中先而言又是一大挑战。1997年他开始翻译克洛德·西蒙的《植物园》。克洛德·西蒙是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198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植物园》里面充斥着法语特有的没有标点的长句和有关植物学的陌生词汇。而且克洛德·西蒙是一个风格显著的作者,他认为“词本身就是现实”,花圃样的文字段落,片段回闪的零星文字,也给翻译本身带来难度。余中先查字典、找资料了解、学习书中的植物学名词、知识,对拿不准的法语长句反复推敲修改,对作者的风格反复揣摩再现,这部作品翻译了两年。1999年出版时为了忠实保留克洛德·西蒙的创作风格,译本内页的排版跟原作一样,将文字分割成一块一块的,做成了花园的造型。《植物园》的翻译,使余中先此后不再惧怕任何的法文长句难句了,算是真正突破了法语的语言关。
在余中先翻译作品的过程中,了解学习作品中呈现的社会风貌文化背景、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里的知识是一个必做的功课,而有时候,通过体验现实感受而去更深刻理解作品和作者思想感情也是他的一个功课 。59岁的余中先曾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度假期间学习潜水,通过专业教练的系统指点,然后下海潜了半小时的水。他亲身体验潜入水下的生理感受和视线所及,水下的一呼一吸,手脚的协调动作,心理状态的紧张到松弛……那段时间他正在翻译克里斯托夫·奥诺-迪-比奥的作品《潜》,对书名,他斟酌了许久,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一个关于海洋的故事,经反复推敲确定的《潜》这个书名,圆满诠释了作者希望读者跟随书中的主人公潜入他们到过的地方、经历过的氛围、所喜爱的文学与艺术,潜入到“文化”深层的愿望。而余中先也通过潜水这一现实体验,体会了作者对于海洋的探索敬畏赞美之情,以及作品中无法言表的微妙情愫。
提及余中先的翻译作品,《逆流》是必提的一部。十九世纪的法国,颓废主义作为文学倾向真实地存在,于斯曼的这部《逆流》,一直被文学史家们看作是颓废主义的圣经。《逆流》是于斯曼的后期作品,是其告别自然主义流派的标志之作。在余中先看来,这部小说某种程度可以作为那个年代的一部文化百科全书来阅读。《逆流》全书一共十六章,每一章各涉及一个话题。全书讲述主人公——一个隐居乡间的文人的颓废生活,每一章都是讲主人公生活的一个侧面,对生活的某一方面的了解和看法,其中涵盖了自然、社会生活、艺术、私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的时尚文化、传统的文明、各种艺术的发展情况、各种风俗习惯的演进所做的个性化的价值评判。为此,余中先研究颓废的意思,法语中为“décadence”,本来指古罗马文学中继黄金时代之后的一个“衰微”阶段的文学,即公元1世纪之后的罗马社会,那一时期的作品多是用精致华美的语言,以各种各样的文字手段,细致而客观地描写当时走向没落的罗马社会的贵族们的颓废风俗和享乐生活,穷尽自然、生活、艺术、人为模仿所能给人带来的各种感官的一切享受。《逆流》中每一章都有这样的描述,如果不加注,中国读者会看不懂。虽然当时网络已经盛行,网上查资料也迅速便捷,但余中先还是专门去了法国图书馆,查找有关十九世纪的文化社会背景的资料,查阅其它学者研究此文所写的文章,还走访了作者故居、墓地,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作者。
2011年的最后一天,余中先完成了《逆流》翻译稿的第三次修改,感觉深深松了口气。2016年四月,《逆流》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书中附录了和于斯曼同时代作家对《逆流》的评价,对于读者了解作品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余中先还将翻译过程中搜集到的于斯曼故居、墓地、手稿等照片,一并放在书中,为读者还原一个更加丰满真实的于斯曼。
2017年最新出版的译作《2084》是阿尔及利亚的法语作家桑萨尔·布阿莱姆的一部奇幻小说,作品更多地融入了作家对于宗教的思考,出版时正值欧洲爆发宗教冲突,作品获得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四
纵观余中先历年的翻译作品,已经逾六十部。无论是已经翻译出版的《缎子鞋》这样的戏剧巨著,《植物园》这样风格鲜明的个性作品,《逆流》这样审美小众的时代百科全书式作品,还是正在翻译的黑人女作家玛丽·恩迪耶的作品《女大厨》,读者能够发现,人们无法把翻译家余中先专门和某位作家或者某类的文学作品或流派相联系。在余中先的诸多译著里,有国内读者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家,如萨缪尔·贝克特、米兰·昆德拉、阿兰·罗伯-格里耶等,但他翻译的萨缪尔·贝克特的《等待多戈》、《是如何》,米兰·昆德拉的《被背叛的遗嘱》、《告别圆舞曲》,罗伯-格里耶的《科兰特的最后日子》、《反复》,在这些作家的众多作品里并不属于代表作品,并不显眼。而他翻译的十九世纪之前的法国经典作家,比如狄德罗和奈瓦尔的作品,弥补了在这之前此类作品在法语文学翻译中的空白。这种补缺补白式的对翻译作品的选择也体现在翻译《逆流》上。1996年,余中先首次将法国人的《理想藏书》翻译出版,有国内的热心读者对照其中所选法国文学的篇目,发现其中几篇没有中译本,读者期待中国的法语文学翻译和出版人能够尽快将这几部作品翻译出版,于斯曼的《逆流》是其中之一。在热衷于翻译经典名著的翻译界,余中先对翻译作品的选择不走寻常路线,是独特稍显另类的。
余中先的翻译作品,也有《卡门》这样的经典作品,但是是极少数。他认为,在现存的经典之作的中译本中已经不乏经典之作,重新翻译其实是对翻译人才时间和精力的一种浪费,有时间精力,可以翻译一些前辈人没有翻译过的好作品,开拓新的领域。在他看来,在法语世界已经成为经典却因各种原因没能在国内为读者知晓,或虽尚未成为经典却非常优秀的作品还有很多,亟待翻译、出版以飨广大文学爱好者。
对翻译作品的选择标准,余中先认为最重要的是遵循文学的标准,作品的文学意义,无论作品语言还是主题思想,透过表像挖掘它内在深层的实质,以判断作品的文学价值。萨冈的《你好,忧愁》是余中先第一部正式发表的译作。去法国留学前,出版社找到他,问他能不能翻译萨冈的小说。他翻阅出版社拿给他的几部萨冈的小说,选择了《你好,忧愁》。中译本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引起读者的关注,而随着作品中展现的情景出现在当下的中国,书中内容使读者感同身受,近些年逐渐被关注接受,成为了中国知名的法国文学作品。这便证明了余中先当年选择时的判断的精准。文学作品不论年代背景,其文字所传递表达的人类情感是相通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带有经典的基因的,也许就是明日的经典之作。
因为任职《世界文学》杂志,余中先也特别关注法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在他看来,“标新立异”比“浪漫”更能代表法国当代文学的特点。在善于讲故事和研究怎样讲故事的两类作家中,余中先偏爱善于讲故事的这一类作家,因为:“他们研究叙述过程本身。他们热衷于对于文学形式的探索,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与结构表达出对于世界独特的感受……他们往往构成真正文学史发展意义上的坐标。”
对翻译的作品,余中先怀有敬畏之心,也具有广阔的视野、包容的胸怀、与时俱进的胆识。
《鲜花圣母》、《玫瑰奇迹》等四部作品是余中先近年翻译的法国文学中的著名的同志小说,在翻译作品的过程中,他专门对法国的同性恋文学做了研究并撰文,他认为“社会对同性恋者的容忍和尊重,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关怀,社会应该允许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被视为法国“新小说”根据地的法国午夜出版社的作品也是他近年关注并选择翻译作品的主要来源,《植物园》是余中先九十年代末翻译出版的第一部午夜出版社的作品,后来也翻译了罗伯-格里耶、艾什诺兹、图森等不少午夜出版社的作者的作品,而他目前翻译的《女大厨》作者恩迪耶早年也是午夜出版社的作者。他说:“真正的翻译家应关注有意义的作品,不做无意义的重译。”
多年坚持不懈地对法国文学的耕耘,无论是编辑、翻译、引进法文作品,余中先都尽心尽力、无怨无悔,被同行称为业界的劳模。2002年,余中先获得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这一奖项是法国政府授予文学艺术界的最高荣誉,是对弘扬法国和世界文化作出特殊成绩和杰出贡献的个人所颁奖项,从这个意义上,这是对余中先多年从事法语文学译介工作的肯定。
获得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对余中先而言是个意外的惊喜,而获奖后的第二年,即2003年,他去法国再次见到曾经的房东夫妇,才知道了获得骑士勋章的缘由。余中先在法国留学时曾住在巴黎近郊的小城Asnières,在这个美丽祥和的城市里,他与房东——一对法国夫妇相识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种情谊并没有随余中先学成归国而切断,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络。余中先每次去法国都会去看望房东夫妇,房东夫妇会邀请他住在家里,而房东夫妇也曾来到北京,余中先和他们一起吃北京烤鸭。作为留学生的余中先,勤奋好学满腹学识给房东夫妇留下很深的印象,而随着交往的加深,房东夫妇了解了余中先写的关于小城的文章《狗墓园》等,以及他译介的数十本法国文学作品和其他的中法交流活动,他们对余中先十分欣赏敬佩。房东先生是Asnières市参议会的议员,他整理了余中先的资料,郑重地向市长推荐了这个为法国文学的传播尽心尽力的翻译家,而市长又将申请资料递给了时任的法国文化部长,文化部长同样认为余中先获得文学艺术骑士勋章是名至实归。2007年,法国大使馆为余中先正式举行了颁发勋章的仪式。
同样是在2002年,他担任《世界文学》杂志主编,是该杂志历史上第一位文学博士学历的主编,直至2014年退休之前不久才离开。
五
退休后的余中先,于同年接受厦门大学的聘请,去了厦门大学执教。他指导研究生,给高年级本科生讲法国文学史,指导学生的作品选读,并且自编教材《法国文学大花园》,将自己几十年积累的学识和实际工作、翻译中所得悉数传授。
退休前,他没有工作日和休息日之分,退休后,即便是大学放假没有授课安排的假期,余中先仍然是每天早上7点准时来到窗前的书桌边,工作到11点半吃午饭,午饭后回来,下午4点才出书房。晚上他通常不工作,和家人一起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夫人胡文学和他携手走过了三十五年,互敬互爱,女儿已经成家,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有时候朋友相聚小酌或品茗;更多的时候他沉浸于自己的喜好中,读书、把玩藏品、游泳。
读书是余中先年少时便养成的嗜好,这个嗜好一直伴随着他,而从事的编辑翻译工作更是将读书渗透到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出门带书是他的习惯,坐地铁,他会抽出书看,等待的间隙也会拿出书看,即便是旅游也得带几本书得空就读,而且随时做批注也是他多年看书的习惯,经他手的书都是“花”的。一则是常年的习惯二则是他觉得需要读的书是在太多,时不我待。余中先家里有他专属的书房,几十平米的房间里除去书桌,就是满满当当摆放书的书架、书橱,书房的书架除了门口太太的一柜子,左手第一柜中几乎都是他自己翻译的或载有自己文章的书,剩下多半是与翻译写作有关的书籍,词典一类的工具书就占据了书架的一大行,当然也有其他方面的书籍。书架里有别人送的珍贵的外国老版藏书,他也并不特殊对待,他不刻意收集藏书,也不会专门买什么书,别人送来了收好,也常常送人书。对书,他是“实用主义”的态度,书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摆放的,而他读的书大多是因为工作的缘由或者翻译的需要。他的书房打眼一看,很凌乱。夫人胡文学有一次看着书房堆得实在看不过眼就收拾了一下,结果余中先之后好长一段日子在整齐的书房总找不到自己想找的书,嚷嚷着夫人给自己帮了倒忙。现在,夫人买来了一个大鱼缸,不要不看的书和资料就扔在里面,夫人只清理鱼缸了。
其实,余中先的书房是乱中有序,有他自己独特的分类,而且,他有着极强的记忆力,家里的书或图书馆里的书,他都能记得摆放的位置,需要时都能在短时间内找出。而且,藏书、常看的书、稿件都有其不同的存放处。外人看起来凌乱的书房,对他而言却是不能整理的,一整理就乱了,找不到东西了。
书房里的书架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几乎都是小鞋子,布的、皮的、木头的、竹子的、金属的、水晶的、琉璃的、玉石的、石膏的,几乎每一格都有,书架的把手上也挂着。有自己买的,夫人买的,别人送的,有精美如艺术品的也有简单编织的,有从国内买的也有从海外买回的。对鞋子的喜好源于翻译《缎子鞋》,三十来年的收集,这许多鞋都带着自己的故事,在流淌的岁月里静静地散发着馨香。
余中先喜欢旅游,世界之大,风光风情大不同,能够四处游看,领略不同地域的文化和习俗,是他的一大乐趣。还未退休的时候,余中先工作繁忙,没有整块的时间去四处游走,但他是个有心人也是个极会使用时间的人,不管是在巴黎学习的四年,还是到外地出差开会交流,他都会仔细观察了解所在地的风土人情,充分利用在那儿的时间,并且拍摄许多照片,以简洁的语句及时记录所见所闻及心得,文集《巴黎四季风》得益于此,许多随笔散文也是由此而来,诸如《腾冲的国殇陵园》、《阿尔勒散记》等等。退休之后,他有了旅游计划,计划中排在首位的是中国西部的莫高窟、玉门关、嘉峪关。
无论工作生活中,余中先始终精力充沛,这也得益于他的另一个喜好——游泳,已过花甲之年的余中先游自由泳游个一千多米根本不在话下,蝶泳还能游上五十米。在厦门大学执教,南方的冬天依旧满眼绿色,三角梅依然开放着,而开春后,炮仗花、龙牙花、木棉花、羊蹄甲、凤凰花也会开放,这样的气候对于喜好游泳他是舒适愉快的。
余中先的法语歌唱得也很好,好到连法国朋友听了也赞叹不已。其实在工作中,他是个严谨敬业的人,而在生活中,他是个有趣随和的人。
现在的余中先退而不休,虽然离开工作了几十年的外文所,但余中先依旧有大量的教学任务要完成,依旧有太多的作品等待去翻译,依旧有许多想诉诸于笔端的想法、研究,他说真得感觉到了年岁不饶人,记忆力和精力都大不如前,但工作的热情没有减退,内心的信念依旧坚定。他始终记得自己是怎样走上的文学翻译之路,他始终怀念在那个迷茫苦难的岁月里带给他盼望和指引的那些文字,他也始终感谢着将这样的文字带给读者的文学作者和翻译家。故而,薪火相传,他一直尽心尽力努力工作,如行者一般,在文学的世界里,他选择自己想走的道路,目标坚定,不断地抵达,不停地再出发,不问路途艰难漫长,只看沿途风光旖旎,传递着文学世界里无与伦比的真善美与亘古不变的爱。
更是更是很长一段时期里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知晓你能不断地自拔与更新”(傅雷语岁上山下乡,在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围垦海涂,兴修水利,种植庄稼。那里的生活条件极其简陋,劳动强度也很大,我十六岁上山下乡在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围垦海涂,兴修水利,种植庄稼。那里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