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余中先blo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6

法国小说《女大厨》中译本序言

$
0
0

小说《女大厨》译者序言

(2017年“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于2018年4月13日在北京颁奖。获奖作品共有四部,分别为德国作家博多·基尔希霍夫的《遇见》,法国作家玛丽·恩迪亚耶的《女大厨》,阿根廷作家爱德华多·萨切里的《电厂之夜》,意大利作家达契亚·玛拉依妮的《小女孩与幻梦者》。其中的《女大厨》是我翻译的。

(在此特发这一片译本序)

 

《女大厨》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小说,可说是一部烹调小说,也可说是一部女性小说,一部成长小说;它充分体现了作者特有的写作特点,长句子,多段落,无章节,一气呵成。

 

作为译者,对《女大厨》的理解和喜爱,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先是阅读它,爱上它,选中它,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21世纪年度最佳小说的法语作品;再是花了好几个月时间,认真地翻译了它,当然也更深一度地理解了它,更进一步地喜欢了它。

 

在这篇序言中,应该先介绍一下小说的作者。

中国读者对这位叫玛丽·恩迪耶的黑人女作家并不陌生。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午夜文丛”早在1999年就翻译出版了她的三部作品《在家里》(姜小文译)、《季节的天气》(王林佳译)、《女巫师》(涂卫群译本),以《女巫师》为题出书。2011年她的获奖作品《三个折不断的女人》又由袁筱一翻译,在译林出版社出版。

玛丽·恩迪耶(Marie NDiaye1967年出生于法国,但她的父亲来自塞内加尔,后来又去了非洲老家,玛丽与他是离多聚少玛丽的童年在巴黎远郊的女王堡度过,基本上是跟着外祖父母生活的。玛丽是一位天才型作家,从十二三岁开始写作,年仅十七岁时,午夜出版社的编辑就站在她的中学门口,手上拿着她首部小说《至于远大前程》的合同等她下课。十八岁时,这部小说就出版了。如此的少年才华,法国当代文学史上堪与相比的恐怕只有当年写《你好,忧愁》的弗朗索娃丝·萨冈了。

1987年,玛丽·恩迪耶的第二部小说《古典喜剧》出版,作品长达97页,从头至尾却只有一个句子。后来她在午夜出版社出了一系列小说作品,如《变成木柴的女人》(1989)、《在家里》(1991)、《季节的天气》(1994)、《女巫师》(1996)等。2001年,她以小说《罗茜·卡尔普》赢得了法国著名的费米娜奖。她在午夜出版社出版的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蛇》(2004)。另外,她还专为儿童写过一些文学作品。

玛丽的丈夫也是个作家,叫让-伊夫·桑德雷。目前,他们一家人居住在德国的柏林。

早在1985年,也即玛丽·恩迪耶十八岁时出版第一部小说时,法国的《文学半月刊》就曾这样评论她:“她找到了一种只属于她一个人的方法,来说出属于所有人的事”。

与萨冈很是不同的是,玛丽·恩迪耶写的小说有越来越精的倾向,而不是像萨冈那样“一蟹不如一蟹”(当然,这只是我的评价)。例如,她于2009年写的《三个折不断的女人》,以饱满的激情、感人的笔调,讲述三位女性诺拉、芳达和嘉蒂在家庭、爱情和移民方面各自的命运,三人都因为共同的坚决反抗与迫切的求生能力而联系在一起,是一曲颂扬社会底层女性不屈不挠地奋斗以求改变不公命运的颂歌。三个折不断的女人》这部小说获得了龚古尔奖,打破了“作家不能兼获费米娜和龚古尔两项大奖”的所谓魔咒。根据《快报》与RTL当年公布的年度排行榜,玛丽·恩迪耶是被人阅读得最多的法语作家。她后来于2013年出版的小说《拉蒂维纳》,讲述了三代女性的悲惨命运,其中的祖母是个黑人。

在文坛上,玛丽·恩迪耶并没有多少新闻,她只是以作品来说话。但是,她也有所谓的“官司事件”:1998年,玛丽·恩迪耶在给媒体的公开信中指责女作家玛丽·达里厄塞克的作品《幽灵的诞生》剽窃了她两年前的小说《女巫师》事实如何,有兴趣者当可追寻查究,我们不在此展开叙述,也不作什么评价。

恩迪耶也是一位剧作家,其剧本《爸爸必须吃饭》(2003)入选法兰西喜剧院的保留剧目,这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二部由女性创作的作品。她还曾和法国女导演克莱尔·丹尼斯共同创作了电影剧本《白色物质》,影片由曾两次夺得威尼斯影后的法国女星伊莎贝尔·于佩尔主演。

恩迪耶其他的作品还有《希尔达》(1999)、《我所有的朋友》(2004)、《绿色自画像》(2005)、《拼图游戏》(2007)、《大人们》(2011)《害怕你的缺席》(2014)等。

 

有评论家认为,她和让·艾什诺兹一样,属于给人带来麻烦的作家。她不遵循任何既成规则,却通过独特的文字告诫读者,理解世界的必要,就是不要把世界看成是一台和谐的、遵循理性的机器。

 

这一部《女大厨》(La Cheffe)是一个贫穷女子的个人奋斗史,它的副标题是《一个女厨师的故事》(Roman d’une cuisinière)。在小说中,女大厨的故事通过她的一个徒弟也即她的追求者之口叙述的。从这位男厨师前后颠倒、插曲交错的讲述中,读者得以慢慢地了解这个没有姓名(只是在小说的最后,读者才知道了她叫什么名字),人们只叫她“女大厨”的人是如何在社会的底层奋斗的,她的日常生活又是如何只作为她对烹调艺术孜孜追求的陪衬的。

女大厨除了善于做菜,没有其他的才能,她除了对厨艺的追求,也没有别的嗜好,她的日常生活极其简单,没有任何可以互相利用互相依靠的社会关系,也不懂得商业社会中的买卖与竞争,只有当她碰到赏识她价值的东家时,她会有发挥才华的余地,但也只是作为一个“女大厨”而显现其烹调技艺而已。

女大厨尽其一生所追求的烹调艺术,不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那种奢华与精致,而是与大自然的和谐,质朴元素的提取。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是这样来总结她的厨艺经验的:

 

当我幸福地轻声叫喊了一声,说我真饿了,女大厨挺起身来,伸出胳膊指了指母鸡,鲜嫩的蔬菜,还有已经成熟的樱桃。

她对我说,饭菜就在那里,简洁,精彩,完美。

我们能够想象每一种元素的滋味,恰如这些混合元素。她恐怕永远都发明不出比这更简单,更美的东西了,还有我们的酒,这美味的格拉夫白葡萄酒, 足以配得上我们的午餐,而这午餐,她带着一种痛苦的严峻说,将构成她那职业生涯漫长仪式的桂冠。

 

女大厨也有弱点,而且是致命的弱点:她无法与社会融合,与时俱进,她继承了一生贫穷的乡下父母的勤劳吃苦的品质,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她日常生活的简朴与单调中。但她也有大手大脚地乱花钱的地方,那便是无休止地给她远在他国的女儿寄钱,而她对女儿的过分宠爱也差点儿引导她走向自己餐馆的破产。她生命中几乎没有爱情生活,太年轻时就糊里糊涂地生下了女儿,却不懂得如何养育,如何教育。她对男徒弟即小说故事的叙述人颇有好感,却把爱情的窗户向他关得死死的。

《女大厨》通篇的叙述结构,完全是照着叙述人思维的流动而展开的。这位故事叙述人是女大厨的一个徒弟,比女大厨要小二十多岁,而跟她女儿年纪相仿,他暗暗地爱着女大厨,同时也很清楚,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女大厨全部的爱。因为,他知道,那不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爱”,而是“一个母亲对一个小男孩的爱”,而且他对烹调技艺的熟练,也能帮她在厨艺上的探索精益求精,日趋完美。后来,他稀里糊涂地跟女大厨的女儿结了婚,而且有了一个孩子(女性)。从故意叙述得颠三倒四、不太清楚的故事中,读者知道,最终,正是叙述者与女大厨女儿所生的孩子珂拉开了一家名叫“嘉布丽爱拉”的餐馆,而根据小说叙述人最后的交代,“嘉布丽爱拉”正是女大厨自己的名字。

而这,应该是一种象征。故人已逝,厨艺永存。

女大厨一辈子都在干厨艺,在思考厨艺,她就是为厨艺而生而长的,为让食客享口福,品甘美,自己尝遍了人间的辛酸。21世纪年度外国最佳小说评选委员会的这样一段评语,大致可被看做这位女主人公的生活与职业,思考与追求的关系的总结。当然,在这里,我也不打算过分地展开情节结构的分析与人物心理的剖析。小说写得很明白,读者自可去读透看穿。

 

《女大厨》,如同玛丽·恩迪耶以往的不少作品,其写作风格也很有特点,且是一贯的特点。从句子结构上,很有些像新小说作家克洛德·西蒙的小说,绵长的长句,从句套从句,一个段落往往只有一个句号,翻译起来有很大难度。不过,好在我一方面早已有翻译克洛德·西蒙小说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也参考了这位女作家作品国内以往的几个译本,我发现,涂卫群和袁筱一在翻译《女巫师》和《三个折不断的女人》时,处理得各有千秋,而姜小文和王林佳的《在家里》和《季节的天气》也对我有所启发。

意识流的长句子,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读者阅读和理解的难度,读者需要根据不断产生和补充的意识之流,来重新构成他(们)头脑中的女大厨生平。例如:书中某处提到女大厨开的餐馆好时光开业于一九七三年四月三日”;又比如:“一九九二年的这天上午《导游手册》给好时光颁发了一颗星”,让读者想象,女大厨的餐馆兴旺了大约二十年。叙述者“我”最终接待女儿(也即女大厨的外孙女)的来到,则已经是21世纪的事了。而如此推算,女大厨则应该诞生于20世纪的50年代。

意识流的长句子,不但增加了阅读难度,也增加了翻译难度。在翻译中,我要去猜测,要根据语言的逻辑,动词的时态,句式的语态等等去猜测。我不禁有些嘲笑自己,在翻译这本小说的过程中,很多句子和段落的处理简直像是在猜谜语。戏谑性地模仿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名言:“je pense, donc je suis”,而说一句:“je suis donc je suis”也很能说明问题。只不过,这里的第一个变位动词suissuivre(跟随)而不是être(存在)的现在时。

 

为了更好地翻译《女大厨》,在2017年,我比平常更自觉地注意了几点。一是阅读各类文学中美食题材的作品,计有陆文夫的《美食家》,林文月的《饮膳札记》,新井一二三的《东京时味记》,外国作品则有墨西哥的劳拉·埃斯基维尔的《恰似水于巧克力》,法国的妙莉叶·芭贝里的《终极美味》,米歇尔·波尔图娜塔莉·克拉夫特的《莫扎特,请入席》。

还有那么几天晚上,我就守在电视机前,一集不落地看电视剧《深夜食堂》,只为寻找一丝丝食客眷恋美味的感觉。

再有,就是在厦门、北京等地有意识地去吃了几次餐馆。厦门的世贸大厦、中华城,北京的新世界、中粮广场,在那里寻找中餐西餐日餐印度餐越南餐泰国餐缅甸餐阿拉伯餐的眼福和口福,寻找舌尖上美味的感觉。其实,也不知道,那对我的翻译是不是真的有所帮助。反正,钱是花出去了,美味也吃到了,但口福之后,美味如何化为译文中的好词好句,也不是随口说说那么简单的。

还是让我们去读作品吧。

 

余中先

 

20179

写于厦门大学敬贤楼公寓

20171018日改定 于杭州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6

Trending Articles